新修订的GB713-1997锅炉用钢板,不仅基本上满足了亚临界压力以下锅炉锅筒、集箱端盖及其支吊件的要求,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,而且还带动了我国钢铁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。进入本世纪以来,随着世界上超临界参数火电机组的发展,我国也开始引进并大量设计制造超临界参数火电机组。超临界火电机组锅炉大多采用直流循环,螺旋炉膛,用汽水分离器替代了锅筒汽包,锅炉中集箱的温度和压力更高,更多的使用一些新型的、性能优异的耐热合金钢。
结果表明:采用结晶器电磁搅拌,铸坯表层皮下气泡和显微夹杂物显著减少,铸坯表面纯净度得到显著改善。电磁搅拌对铸坯中夹杂物形态和组成无明显影响。IF钢铸坯中显微夹杂物主要是Al2OTiN和Al2O3-TiN、Al2O3-Ti2OAl2O3-Ti2O3-TiN型复合夹杂物,夹杂物几何尺寸主要分布在2~5m之间。铸坯表层皮下气孔在铸坯宽度和厚度方向上均呈非均匀分布。电磁搅拌对皮下气泡尺寸分布无明显影响,气泡直径主要分布在50~350m之间,其中小于150m的气泡约有90%左右,以小气泡居多。
对冶炼工艺的要求:新炉前20炉、补炉炉及新包第1炉不得冶炼冷镦钢;出钢温度为1630~1660℃;脱氧合金化,终脱氧加入钙;钢包清洁无冷钢,钢包进行吹氩。LF精练时间不少于35min,白渣保持时间不低于15min。出钢温度:开浇(15855)℃,连浇(15675)℃。出钢时喂CaSi线,并进行弱搅拌。同时方坯表面不得有脱方、裂纹、重接、分层等缺陷。影响冷镦钢质量的主要因素一般情况下,可将影响冷镦钢质量因素归纳为材料塑性、材料基体连续性、材料组织连续性和材料表面质量等。